如何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分析我国抗疫的过程?
〖A〗、要正确理解抗疫斗争策略的调整以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现的辩证思维。要抓关键、看主流,主要矛盾是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武汉和湖北作为主战场在抗疫斗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既看到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要看到其中蕴藏的机遇。
〖B〗、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复杂事物包含着众多矛盾,但是矛盾不是均衡的。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事物普遍联系——积极帮助国外疫情防控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世间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这也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所在。中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世界,我们与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存在着联系,或经济,或政治,既然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就必定会产生相互作用,则会导致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D〗、坚定信心。坚定信心,就是要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依托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雄厚的综合实力,坚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同舟共济。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
〖E〗、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两条最基本的原则、关于三大规律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关于人、自然、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既能帮助我们认识现实社会问题,又能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
疫情是从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A〗、2019年12月3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武汉市首次爆发。 2020年1月20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号通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并采取甲类管理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
〖B〗、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开始出现,至2023年5月世卫组织宣布新冠大流行紧急阶段结束。 疫情起始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冠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后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给世界各地带来巨大影响。
〖C〗、新冠疫情最早于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关于疫情结束时间,从全球范围看,疫情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结束节点。
〖D〗、初始阶段:2019年12月8日,武汉记录到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随后疫情迅速蔓延。在2020年4月8日,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历经管控整整76天后正式解封。此阶段,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和毒力较强,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和后遗症。
〖E〗、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也从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标志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F〗、疫情防控开始时间:2019年12月初:武汉首次出现病例,标志着疫情防控的开始。2019年12月8日:武汉确诊了首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这是疫情防控初期的重要节点。2019年12月底:武汉开始出现聚集性病例,疫情防控形势逐渐严峻。
大疫为啥是三年呢?
〖A〗、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大疫不过三”指的是大型的瘟疫一般不会超过三年,而“过三必有殃”则意味着如果瘟疫持续时间超过三年,那么必然会带来更大的灾难。这一说法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观察基础。例如,古希腊的“雅典大瘟疫”持续了3年,古罗马的“安东尼瘟疫”虽然总体肆虐时间较长,但其中每次暴发的周期也往往不超过数年。
〖B〗、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我国历史上的疫情大多在三年内得到控制。因此,“大疫不过三年”可能是疫情自然消退的规律。新冠疫情是对人类的一次重大挑战,它几乎蔓延至全球每一个角落,感染人数超过9亿,持续时间超过两年。
〖C〗、是经验总结。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大疫不过三年”的经验总结。如果2022年应验,说明老祖宗的经验法则依然管用。老人们流传下来一句话叫“大疫不过三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再大的疫情也不会流行超过三年,基本都会在三年之内结束。
〖D〗、俗语“大疫不过三,过三必有殃”的意思是严重的传染病一般不会持续超过三年,如果超过三年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灾难。但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